在能滑多久这个问题上,主要是看命——出发前只是买了单程机票,甚至加了改签险的我如是说。

0.背景

自从到了学校感觉可能有寒假,就在隐隐的希冀着。是不是可以趁淡季去滑个雪。

毕竟,任何一个假期的滑雪场基本是滑雪人的杯具。“人很多”+“雪票贵”,双重debuff,体验不可谓不差。

如果可以在平日去,那不光是雪票便宜,人还会少很多,综合体验就会拉满。此之为背景。

1.一百斤的行李

年前经历了十分悲催的12月,各种加班各种会议。

结果终于得到了一份假期值班安排,2.14-15,值班两天。

还好,距离开学还有10天,是可以安排一趟新疆了。

2022年去过一次可可托海,这次准备把新疆三大雪场都走个遍。可可托海——阿勒泰将军山——禾木吉克普林。

于是过完年回来就开始打包行李,为了把需要用的东西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列好了行李清单。大概50kg,要提前寄过去。

准备带3块板子、2套固定器、2双雪鞋、3套雪服、一堆红牛、零食,甚至还包括一个按摩仪。实在觉得连滑10天,是一件十分惨无人道的事情。

顺带在小红书摇了俩搭子,一个从乌鲁木齐到可可的拼车搭子,还有一个可可到阿勒泰的拼住搭子。(不得不说,小红书确实好用,在求搭子这方面

2.豆汁儿&炸灌肠

原定的2.16出发,就在值班之后一天。刚好也是横须贺场XMA的充电后一天。

但是就在2.7号去北京取完充电Key,顺便喝豆汁儿吃炸灌肠的返程路上,接到同事电话,说想换值班。

值班换成了2.10-11,那理论上我就可以提前四天出发。

虽然最后考虑到充电以及机票改签,还有行李到不了需要租装备等种种因素,还是维持了2.16出发。

临出发,南开发来了论文答辩的时间安排,2.17-3.10预答辩,具体哪天听导师安排。

心里只能默默祈祷,千万不要让我中途就买票回来。2500公里真不是那么好回的。

3.正式出发

2.15充完电,安顿好家里的猫和学校的草们,就定了个2.16早上五点半的车,准备从学校直奔机场。

一样的天津航空,一样的登机口,甚至连阳光都和三年前一模一样。

橘色坦克300の传说

到了乌鲁木齐,和搭子汇合,才知道冬天作为旅游淡季,坦克300租金只要80一天,加了保险也不过130。

(下次一定租车,后来在禾木就有教训

一路上到处都是橘黄色坦克300,已然成了游客标识。

当然几天下来也目睹了好几起交通事故,所以抖音上有忠告是这样的——

两人租了车,加了油。就近吃了个麦当劳极致缩水的安格斯堡后,就正式开始了500公里自驾之旅。

一路景色不错,听了某人名为“偷鸡又摸狗”的粤语歌单,感叹人类在情感上的多样性。

青旅!只要55!

本来定的是可可托海的酒店,300一晚。算是中档。

到了可可托海,在看完拼车搭子的青旅之后就决定弃暗投明了。

因为是淡季,青旅4人间也只住2-3人。而且又是新开张的,卫生方面也还好。

能用55解决的问题,为啥要花150块呢。

为什么会上火呢

放下行李去吃了到可可第一顿饭——水盆羊肉、水煮鱼、干锅菜花

就挺离谱,这家店呢主打海货。门口冰柜里都是冷藏的海鲜。

说到这,插播一个冷知识,你造吗,新疆确实出产海鲜。

海虾淡养、盐碱池造“海水”、内陆海鲜了解一下?

回想起3年前到可可的第一顿饭,是一堆素菜,一样离谱。那家店还在。

至于我的馕包肉、大盘鸡、红柳烤肉串,还要一周才能到来。

当然,这是后话。

同样是后话还有,从第三天起,喉咙疼,嘴上起水泡。

于是开始给自己下药。起没起效果不好说,反正这个苗药挺好喝的,薄荷味儿。

虽然两家药店都告诫”别吃辣的“,但是,在这一帮喜欢吃辣的广东人的带领下,难度颇大。

综上,为什么会上火呢?

废话,突然来到干燥的新疆,每天喝水不多,狂运动出汗,再这么吃辣。

能不上火么?

4.第一站,可可托海,军训6天

上次来可可托海,因为疫情,本来准备滑一周,结果回程飞机每天都延后,硬生生滑了11天。

当时就已经深有体会——正常人连滑3天刚刚好,连滑5天已经是极限了。

这次在可可托海,开板+连滑6天,属于濒临极限。

第一晚已经比平时少睡了3个小时。

每个雪季第一天上雪肯定兴奋,虽然已经不是个新手,但是第二天仍然8点就醒了。

起床收拾装备,穿衣服,戴隐形。

好处是这次因为有坦克300可以搭车上山,就不用等雪场大巴,时间稍微自由一些。

坏处是坦克300比较佛系,基本上就没顶过门。都是10点上山,11点能开始滑就算早的。

第一趟的面条雪自然是可以不用想了。

3200公里外的沪爷赏🍚

破天荒滑雪的中午还吃了午饭,标准还不低。

(还是南方人会享受,10点上山,滑到2点吃午饭,3点继续滑到5点,然后,竟然就下山了。

以及,把点餐二维码发到群里,居然真的有人投喂,虽然只是一碗米饭🍚。

此处郑重感谢@Dongyunlong,来自3200公里整的一碗,白米饭!

车差点没油。一路去加油,才知道新疆加油也需要实名。

很好看的小别墅,顶上落了雪,相当有氛围。

意外之喜——3m长碳素自拍杆

至于滑雪本身,没啥好记录的。七年单板,已然瓶颈期。

任何雪道,都能滑,几乎不摔,摔了也不疼。

不知道是技术到了,还是护甲保护到了,反正一切都好。

五天滑了135公里,数据平平无奇,主要是佛系团队,晚来早走,也不好意思单刷。

3米长的insta360自拍杆这次是第一次用,但是老实说有被惊艳到。

毕竟要找个会飞穿越机,档期碰得上,而且愿意自己不滑,冒风险帮你拍的雪友,概率上无限接近0了。

本来出发前就考虑过要不要带穿越机。3年前就是在可可滑道外,看见俩人带了穿越机,那是真的一个羡慕。

最后还是感觉行李已经太多,而且自己总不能边滑边拍。最后作罢。

花钱雇人那当然可以。不过咱这水平有点浪费。

用3m的杆,直直的举着拍。几乎就是无人机的航拍效果了。

就这还要啥无人机,凑合一下得了。炸个机挺贵的。

买不如租

除了第一天和第五天,中间三天都租了板子。

压金1000,租金130,租的板子居然和我买的祖国版Korua Dart几乎一模一样。

上面的是租的,下面是自己的。几乎就是同一批的仿制板。

确实能感觉到性能和刃的差距,不过滑野雪嘛,可以忽略。

刷了小树林、大小狼王、黑钻道、灰缆道外。也算刷遍了可可的地形了。

滑到小狼王,走了个痕迹少的线路,感觉不对往回切,然后就遇到了暗河一个。流水潺潺,清澈极了。

或许是因为平原住太久,看到山,就心潮澎湃。(可能跟南方人见到雪是一个意思吧。

另外在1900小木屋后邂逅了可可的小狐狸,这个算是惊喜。

又被会享受的南方人带吃了一家五星级酒店。

我是真没想到能在可可托海这么一个边陲小镇,吃到人均200+的饭菜。(主要口味也就一般

误闯阴天蘑菇阵

之所以说误闯,是因为那天是阴天,能见度很差,看不到雪面情况的那种差。

随便滑了滑,到了3点就想下山了。甚至还在中间的2500小木屋体验了下”扎马步上大号“。

然鹅,就在我出了小木屋,准备最后一趟走直线下山的时候。

边上有一伙人,正在翻网子!

我上去问,哥们去哪?

答曰,小狼王。

兴致突然就来了,说,走,带我一个。

没想到这就是悲催的开始。这哪是小狼王,根本就是红缆外的小树林+蘑菇阵。

动图最后俩人在后来的两个小时会组成一个Team,或许叫红缆蘑菇Team比较合适。

因为从来没有在这个地方翻过网子,所以我对路线基本一无所知。

不过既然有人带队,那就跟着呗。

看到队里还有带着小乌龟的新手,那想必队长很有信心。

结果就是,我很快成了队里的先头部队,和一个哥们往前滑一段,停下来等等其他人。

滑1分钟,等3分钟。就这么过了一个小时,到了一个石头阵。就是石头堆叠,上面盖了一层雪。

老实说,这地形很难滑,雪厚不能停,停就会陷下去,如果陷到石头缝隙里,就有可能卡住爬不出来。

如果一个劲冲呢,那确实不会陷进去,但是这么野的雪,前面是啥都不知道。

起速度,万一来个大石头,两米落差,自由落体呢?

这时候领头俩人问领队,往左?往右?

领队说往左。于是俩人往左切。。

过了一小会,领队又说往右。于是两人骂着又往右切。

但是问题就在于,路况完全不确定。损失掉的高度,就完全不可能在转化成速度了。

于是很快的,队伍就被打散。我大概在左边,大部队在中间靠右。

能见度不高,地形复杂。

一开始还敢拿着insta360录像。到后来只敢光拿着一个3m长的自拍杆。

毕竟这地形、这光线,能下就行,完全没有了记录的念头。

后来果然一不小心,翻跟头扎进了石头缝里,胳膊往下一探,根本没有任何受力点。

以下是用3m自拍杆伸进去拍的。好在没有啥小动物。

好消息是自拍杆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伸到1m左右的长度,在雪里一撑,大概率可以撑起来。

不过坏消息是,妹子滑不动了。摘了板子开始一步一步的走。

她一脚下去,雪没过膝盖。

我也一脚下去,雪直接到大腿根。(没办法,体重差异是这样的。

眼前就是2200雪具大厅,目测不过100m。

跟妹子喊话:在这叫救援太丢人了,坐板子滑吧。

于是俩人切换成了屁滑模式。

就这么俩人屁滑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滑完了这片红缆蘑菇道外。总落差也就80m

最后互相给拍了个照,以兹留念。

另外一个坏消息是,3m长的自拍杆坏掉了。(果然人家不应该被当做一个雪地撑杆

误入大狼

第二天一早,额不,是一午。

坦克300组就上了山,晚上据说下了一层薄薄的雪。

大家寻思再去一趟小狼王。

从3100下来,阳光正好,前面有一个双板大哥带路,一行人浩浩荡荡就出发了。

结果滑着滑着就感觉不太对,这个路貌似之前没走过。眼看前面居然有个小上坡。

双板大哥仍然还在冲,但是单板一行人已经没了速,无奈只能开始往下切。

可可已经半个月没下大雪了。所以雪况说硬不硬,说软不软,有点难滑。

一部分可能是粉雪,另一部分可能就是冰壳。不规则的分布。

滑到一半,坦克300队基本就散了。。

我冲的最快,当然也是落单的状态。

正巧前面遇到一队人。就跟了上去。

结果滑了没多久,这队人开始脱板子,然后爬山。

我:?

原来他们也滑错了,爬山是为了翻过这座山头,去小狼。

说如果继续沿着山的这边滑,就是大狼。

本来我也要跟他们一起爬的。毕竟落单滑野雪,就怕掉坑里,连个喊救援的人都没。

不过,很快我就发现了原本的队友,位置还在更下。

迟疑几秒后,穿板子,继续往下。

毕竟只要有人一起,我倒也不是很介意,是大中小狼,还是金刚狼。

过程还好,一路虽有漏土,冰面。但是都比较缓。放直板都能过去。也没怎么摔。

这趟大狼滑了一个小时,在出口等了半个小时。

再回灰缆道外

第一次去可可就被拉着去了灰缆的道外,体验到了粉雪的滋味。刨坑真的难。

三年后再次回归,已经能够下石头堆了。

别问我为啥这个敢冲。因为大晴天,而且明显看得清路况。

滑完雪干什么,当然是打Po

这个Po,上次来就没摸到,因为是个博物馆,而且冬天不开。

这次居然有了Link,那必然是要打滴。

于是在下山途中,橙色坦克300缓缓停下。

带上手套,趁着雪服还穿在身上,直接翻墙进了景区。

雪没过膝盖,可以接受。

深一脚浅一脚,走进去,直接毒掉。有视频为证。

超值400,骑马滑雪套餐

第一天晚上,吃水煮鱼的时候就拿到了骑马滑雪的小卡片。

400一天,专车接送,有无人机拍摄,包午饭,可以滑三座山头。

不过一直没拿定主意到底去不去。因为爱吃辣的广东人说马那东西,很臭。

在连滑了5天,每天要么是猛刷道内,要么是大小狼王,要么野雪蘑菇之后。

在可可的第六天,终于是有点挺不住了。

于是俩人选择了骑马滑雪。(之所以是俩人,是因为其他人撤了。就留了一个要和我去将军山的。

后来发现,这400挺值的。

毕竟上山也要360雪票+50车费,午饭也得30+。而这骑马套餐400总包,很是划算。

除了拍了这种固定套路的机位

还用Insta360拍了很多有意思的角度

随着队伍一只有只大黄,到了山顶,人拍照,它等着陪人玩。

穿完板子,还提供陪滑服务。

当然,人是滑雪,它是跑。

骑马滑雪到6点,两人回到县城,无缝衔接了去将军山的拼车。

主打一个时间管理。

可也就是因为匆匆忙忙,把雪鞋落在了可可。

5.将军山2天划水

车行3个小时,大概10点就进了阿勒泰市。

作为这次行程里除了乌鲁木齐之外唯一的“市”。

阿勒泰市区确实繁华太多,满街的灯红酒绿,甚至还有个摩天轮。

当晚才吃到了一些新疆菜,比如这个虎皮辣子烧茄子。

再比如这个新疆的粽子,一开始真以为中间放了个蛋黄(结果是沙棘?

人靴分离和错过的向光证

上回说到,走得匆忙把雪鞋落在了可可的青旅。

自打坐上了去将军山的车,路上一直就在犯嘀咕,到底带没带雪鞋呢。

下了车,办完入住,清点行李,石头落了地。嗯,果然没在。

这可咋整。之后还有行程呢,万一去禾木,也要租鞋么。

如果说所有滑雪装备里要选个最重要的,那一定是雪鞋。

但是呢,好巧不巧,就落下了雪鞋。

不过说远也不远,之前总见群里有托人捎东西的。这次正好实践一下。

于是在群里开始摇人,看有没有人第二天一早能帮忙把鞋捎过来。

没想到真的就找到了。一口价60,明早9点前出发。12点多到。

那行,还能滑个下午场。

天气着实不错,可惜没带鞋,望雪兴叹。

于是上了山就坐着喝咖啡了。顺便找了找有没有3m长的自拍杆卖。

结果是没有,转了8家雪具店,只有一家卖1米2的。

京东买,要一周的时间才能运到。遂作罢。

将军山更像一个酒吧

十二点半拿到雪鞋,等到上山已经是快一点。

快速刷了刷雪道,没啥意思。

气垫本来也想试试,但是因为带的是燕尾板,被拒。

山顶吃食实在不便宜。一块披萨一杯奶茶要价120。

俩人本来还想去拍个将军山标志性的“蓝调时刻小隐道”

结果4点多去踩点发现,因为连续两周没有雪,小隐道已经被滑出了“板辙印”

就像古代车辙印一样,凹进去一个3cm的小槽。而且曲折蜿蜒,属实很难驾驭。

又因为insta360没了杆,手机拍出来超级无敌晃。于是只能作罢。

7点,日落西山。一群人在山顶等着日落后的蓝调时刻。

山顶DJ开始打碟,霓虹灯闪烁,一群人穿着雪服疯狂扭动。

再比如在缆车上,听一个妹子说"他直接就睡我屋子里了,我宁愿跟那谁睡也不跟他,balabala"等快到了8点,天空彻底黑下去。温度也降下来了。

这么看,将军山滑雪场更像是个滑雪主题的酒吧了。

等到8点天完全黑下来,两人冻得不行,夜场也没滑,直接下山了。

6.一个人的禾木

橘色传说的二选一

从一开始,要不要去禾木就是两难的问题。一是路途遥远,有可能因为下雪封路交通管制,来回肯定各占一天。二是没拼到去禾木的搭子。再加上小红书上看到禾木村雪都化了云云。

在将军山打完卡之后,其实就想回可可托海了。

不过当晚刷抖音,发现之前一直关注的滑雪大V——Richard也在禾木之后,就毅然开始在小红书和微信群找拼车了。

另外还有个诱因是,可可的绿Po已经跋山涉雪的打掉了,于是还想去把禾木的绿Po也打掉。

(一个Agent出门,黄历不一定看,IITC是肯定要看滴)

说来也巧,心诚则灵,真就在当晚拼到了车。

车主很佛系。表示可能得11点才出发,让我别急。

我寻思,反正这一天都在路上了,怎么都滑不成雪,我也不急。

于是第二天一早,又一辆橙色传说T300启程了。

理论上阿勒泰市到禾木有两条路。最原始的是需要绕道布尔津,比较远,但是全程高速直来直往比较好走。

但是另外一条叫阿禾公路,主打一个景观,而且是2024年中才双向通车的。

如图,右下角到左上角,走上面就是阿禾公路,下面就是取道布尔津。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才知道的。要不是从禾木回阿勒泰时走的是老路,也不会意识到原来是有两条路。

橘色柠檬二人组

阿禾公路进入前有个检查站,简单扫了个预约码,叮嘱了几句开车小心,就放行了。

开出去半小时就看见一个营地似的建筑群。打眼一看,哦,这就是传说中的野卡峡。

也想过去野卡峡,毕竟很羡慕那些滑无痕粉雪冲大白坡的视频。

但是3000一天的价格又属实肉疼。(更不要提8800一位,且必须攒够10人才能升空的直升机滑雪了)

路过一看,嗯,也就就这个意思嘛。(酸言酸语

车主这次是个在欧洲留子,看见这山路崎岖,漫山的大白坡,不禁心驰神往。

“你说这要是开车到一个拐角,人下去穿板子,滑到下面的车道,车也开下去接应,上车继续。这该多爽”

我也跟着附和,花什么3000野卡峡。

结果不久就看见了路边有滑雪板留下的印记。看来是有人实践过了。

于是俩人又念叨了一路,这得多爽。

小狐狸的SOP(标准作业流程)

早就听说禾木的小狐狸很是不怕人。小红书上一堆视频。

虽然在可可也看到了一只。但是总觉得禾木的更好。

果然开到一半,就看见前面堵车。

下车一看,哦,果然是狐狸挡道要饭讨食。

一路上遇到了七八只,总结下来禾木狐狸们的SOP是这样的:

1.听到车声就跑出来,在路边一杵,然后望向来车方向。“客官,歇歇嘛”

2.你要是停车,就象征性的看看你摇摇耳朵,张张嘴。“客官,你看~~”

3.好,你摇下了玻璃,甚至打开了车门。那就往前凑一凑。“客官,赏点?”

4.好,你拿出了吃的。那继续往前走一走。“大官人,真大方”

5.你扔出了吃的。好,干饭时间到!“那我就先吃为敬!”

经过验证,禾木小狐狸的社交安全距离能到20cm。(手机镜头都快怼脸上拍了

可可的不行,放不下身段,近不了身的。(要脱长衫啊,可可🦊

导航显示的3小时,但是最后走走停停,开了将近6个小时才到禾木。

路上风景确实没的说

禾木村的冬天也真的一片静谧

当晚吃了一顿KFC,然后就找了个小木屋草草睡下。

至于什么小木屋漏风啊,早上没车上山啊,又买了个1m的杆啊,晚上打车2公里要50啊,打车遇到剐蹭事故啊什么的,就按下不表了。

观看查片—学习查片—拍摄查片

如果要给我的滑雪分个类定个性,那大概率属于瞎滑,既没系统学习过,又没什么师承。

从18年开始至今,印象里就请了三次教练。

第一次,2018年北京南山,400块钱教入门推坡、落叶飘。

第二次,2019年唐山玉龙湾,800块教走刃。

第三次,2019年吉林北大壶,1500教陡坡换刃。

其余的时间,就自己看书看视频,跟雪友喝完酒互相锐评一下技术动作。

不过滑雪好歹也有100天的雪时,电动滑板油1w公里,双翘踩断10+块Ollie勉强过两立。

在滑雪视频上,国外看Arthur Longo,国内(曾经也是国外)就只觉得Richard单板查查的查片带劲了。

以下是集锦

禾木应该是刚好在办FWT(Freeride World Tour),然后Richard去做支援。

抖音评论区有人说待到26号。然后我24号到的禾木,滑25一天,刚好赶上。

刚好想起自己在可可斥巨资(300)买了一个棒球帽。干脆找Richard去签个名好了。于是就在阿勒泰出发之前买了两根笔。

貌似是张义威ACR单板队的联名,设计挺好的。All Condition Rider,全地形滑手,寓意也不错。嗯嗯。

于是抖音私信开始套磁,Richard很快回复。于是约好了25号白天,山上见。

活捉成功,同样活捉到一群查友,然后一群浪人(指风格很浪的人),开始滑。

因为刚好又买了个杆。就开始拍起了查片,高糊版。(1m的杆子根本不能用来拍人,不敢跟近,远了就糊成一片)

晚上一起约饭喝酒,顺利得到签名帽子一顶。(饭也挺好吃,还不贵,人均才80

然后听Richard说,他们马上也要回阿勒泰。

挺好,那在将军山也可以继续一起滑了。

7.没光证和鸽子大巴

没光证

上文说到,在将军山因为没带雪鞋,所以上山晚了,没赶上考向光证。

这次回到将军山,自然是要考的。

早早来到雪场,提前滑了三趟预热。

十一点半,就到了考证地点,网红雪道——佛光道。

就是那个”这是高级道,这是高级道,能不能滑心里有点数“的那个。

说陡其实也陡,不过还算是能滑的程度。最大坡度38°,还好还好。而且陡的地方也就三十米。

雪道宽15米吧,被分成了左右两侧,左边相对更陡,所以被选成了考试场地。

具体也很简单。上面站个人,下面站俩人。

滑下去,换五六个刃,过程中不摔、不扶地面,就算合格。

讲真一开始感觉很好的,可惜真正开始后发现需要排队,需要等上面的考官示意,挨个下。

也许是阴天看不清雪面,也可能冰多,反正我前面三个人都滑的磕磕绊绊

到了我,一开始还ok。滑到最后都到缓坡了,结果坐了一屁股。

虽然马上就起身了。但是下面的大哥还是飘过来一句

“再来一趟吧”

没辙,迅速冲到下面缆车,坐上来又考了一次。

这次没犯低级错误。向光证,还算顺利,到手!

屁滑向光道

既然拿到了向光证,能去向光道滑了。

那干脆去滑一下,打个卡呗。

抱着这个想法就去了。

再次祭出这个图。左边是佛光道,可以看见考证大军。右边就是向光道,有证才能进。

其实向光坡度比佛光也高不了太多。主要是连着两周没雪,都是冰壳。加上那天阴天,完全看不清。

结果就是,刚站起来换一个刃就一屁股坐下了。然后屁滑30米。

第一次屁滑还有点不服。下去又重来,结果还是一样,又重新屁滑了一遍。

回过头再看,整个雪道除了冰面,还有一条条的坡脊,确实很难就是了。

不平+冰面+阴天,确实属于自讨苦吃了,难怪没人滑。

罢了罢了,就算打卡完成了。

8.再回可可

本来在将军山只想待一天,结果因为Richard在,就多呆了一天。

回到可可收拾一下,把绝大部分行李用顺丰寄走。

可可托海的冰糖葫芦有一种预制的感觉。都在冰柜里放着。感觉不是很新鲜。

这个青旅氛围确实不错,下次看机会吧。

从可可带走的只有一个拉杆箱、一个板子、还有一个背包。

买的机票需要在乌鲁木齐转机,转机时间刚好24小时。

可以极限打卡一个乌鲁木齐的丝绸之路滑雪场。

去机场的大巴上跟一个摆京老太太聊了一路,人家老两口为了滑雪直接就在新疆安家了。

毕竟就国内这个“涨价没够,服务不涨”的现状。如果有时间,谁去又贵又硬的崇礼呢?

9.极限打卡丝绸之路

下午五点多落地乌鲁木齐,拼车直奔滑雪场。

起飞前拼顺风车。见到车主一问,哦也是去滑雪的。

于是连入住都没办,直接开去滑雪场了。

乍一看丝绸之路的雪道图挺大的。实际一滑。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整个山的左半面没开。夜场只开了艾文、欢乐谷。

刷了三四遍艾文吧,没啥意思。就陡那么二三十米。

所谓“人生思考点”,也就不过如此。

第二天买票时候发现,艾文因为专业队训练,封闭至下午一点。(得,得亏晚上滑了

不过欢乐谷相对就有意思很多,两边的Side Hit很多,而且都是树,感觉确实不一样。

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多。需要时刻躲人。

第二天早起顶门,滑到一点。把已经用不上的板子直接在滑雪场寄走。

该说不说,玄奘大道没开,还是有点遗憾。

而且没雪,向光道的教训还在,就下次一定了。

万米高空打卡南山夜场

一点滑完,拼车去机场。下午五点登机,四个小时返程。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趟都提前值机选了靠窗户的座位。这样手持GPS才收得到卫星信号。

路过北京附近,已经是八点多了,就看有一片很亮的地方。难道是南山滑雪场的夜场?

回过头来找了找雪道图,大差不差,应该就是了。好,本次回程还高空打卡了南山滑雪场。

上次去南山得是3年前,现在依然是个人生涯可口可乐最贵售卖记录保持者。

20一听,迄今为止喝过最贵的一罐可乐,就在南山。

10.结语

2月16一早出发,3月2日10点归来。刚好两周,是入滑雪坑以来最长的一次外滑。

滑了12天,总滑雪里程294km,辗转可可托海、将军山、禾木、丝绸之路四个滑雪场。

追到了星,考到了证,骑到了马,滑了各式各样的地形。

打了一个绿Po,申了20多个Po。随便拉了几条线做了几个Field。

谨以此篇,纪念24-25雪季,一个开板就是封板的雪季。